乙烯是世界上產量*的化學產品之一,乙烯產品占石化產品的75%以上,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位置,2019年,世界乙烯新增產能破千萬噸,而美國乙烯單體2019年過剩壓力不斷擴大,再加上今年的貿易摩擦,美國出口至中國的乙烯衍生物規模或將呈下降趨勢。
近日,巴斯夫*執行官馬丁·布魯德米勒表示,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大量新增乙烯產能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市場所吸收。業內人士也普遍同意這個觀點,而且由于國際市場趨勢影響,美國乙烯產業鏈的利潤率被逐漸壓縮。
近年來,美國頁巖油氣產能的曾長已經促使墨西哥灣地區的裂解裝置新產能出現爆炸式曾長。美國國內需求曾長不可能吸收這么大量的新增乙烯產業鏈產品,只能寄希望于出口市場。但由于中美兩國之間持續的貿易戰,目前很少沒有美國化學品越過太平洋進入中國市場,美國國內化學品的利潤率正受到擠壓。
在目前這樣的宏觀貿易形勢下,混合進料裂解裝置*終使企業處于有利地位。比如,巴斯夫與道達爾石化公司在得克薩斯州亞瑟港運營著一套投資15億美元的裂解裝置,但實際上該裝置能夠利用非乙烷原料,這使得它相對于單一利用乙烷原料的裂解裝置略有優勢。因為這樣的裝置不僅生產乙烯,還生產丙烯和碳四產品。其他擁有單一乙烷進料的裂解裝置的公司比其處境難。